2023年上半年实体零售中有至少4181家实体店没能进入到下半年。从闭店业态来看其中超市便利店692家、百货购物中心14家、服饰1851家、餐饮相关564家、其他行业1060家。
就闭店品牌来看,从家乐福、沃尔玛、苏宁易购再到便利蜂、太平鸟,各种品牌都有闭店。
从闭店原因上来看,实体店闭店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经营不善导致的亏损、也有自身发展所做出的调整,如果是自身原因所致,在整个实体经济稳步向好的现在,闭店也难以避免。
商超闭店仍在继续
整体超市行业在2023年上半年的发展并不算好,根据2023年上半年消费品零售总额显示超市零售额同比下降0.5%,是所有业态中唯一下降的行业。在营收下降的大环境下,不少超市迎来了闭店。
据壹览商业不完全统计2023年上半年便利店超市行业至少有692家超市闭店,涵盖22个超市品牌。其中,家乐福106家、联华超市131家、中百集团66家、步步高65家等等。
从闭店原因来看,闭店原因主要有,战略调整、租约到期、亏损、业务挑战、门店调整等5个原因。
其中亏损是大部分超市闭店的主要原因,家乐福是因门店亏损闭店最多的品牌。
事实上,自壹览商业统计闭店起,家乐福的闭店一直就在发生,据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至2022年,家乐福净亏损分别为3.04亿元、7.95亿元、33.37亿元、28.32亿元,在逐年亏损的情况下,闭店实属无奈之举。截止发稿,有消息称家乐福已经退出北京以及广州市场,整个中国只剩40多家店。
除亏损以外,门店调整也是大卖场超市闭店的主要原因。超市行业的式微并不代表这些企业就会坐以待毙,于是门店调整成为了超市行业自救的首选方法。
例如永辉超市在2023年4月针对新时期超市行业的变化提出了门店优化战略,通过对门店的商品摆放、销售区域、商品智能化管理等方面多措并举提升品牌自身竞争力,而此次关闭的29家门店中永辉闭店主要原因分别为门店调整与另开新店。
另外,同为超市品牌的沃尔玛由于旗下山姆会员店的良好发挥以至于沃尔玛针对超市业务进行了一定调整,体现在闭店上面,沃尔玛此次因战略调整、门店租约到期关闭了13家门店。
另一方面,租约到期也是今年上半年超市行业大规模关店的又一诱因,连锁零售行业专家林鑫告诉壹览商业:大卖场超市的闭店自身的发展和大环境的变化有很大关联,由于传统大卖场超市选择的地段都是属于商业核心地段,而在租金到期后,租方会根据租地价值提高租金,租地合同一签又是十几年,而如今的大卖场超市品牌的生存现状并不能支持超市续租,闭店在所难免。
便利店方面,2023年上半年便利店零售额同比增长了7.5%,虽然便利店业态整体在增长但仍有品牌难逃闭店。
便利蜂成为了便利店中闭店最多的品牌,共有约100家门店关闭。早年的便利蜂想要通过蜂巢模式来打通买东西的最后100米,然而,在线买菜、社区团购这些扁平化购买方式的冲击让便利蜂的优势变成了劣势再加上疫情影响,便利蜂大规模的门店数量反而成为了品牌的累赘,到了2022年4月,便利蜂高级副总裁、运营CEO王紫对媒体表示,便利蜂在内部提出了“冬眠计划”,让部分门店、运营、供应链等板块暂时“静默”,从而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显然冬眠计划并没能阻止闭店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