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消费升级和电子商务的冲击,曾经身份尊贵的百货商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能否度过漫漫严冬,对于传统商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曾取得北京市零售商业单位平方米创利第一业绩的北辰购物中心难抵传统商业的寒冬,受一线市场饱和、开店成本激增等多重影响,北辰购物中心亚运村店将于1月8日正式停止对外营业。
据获悉,闭店后,该部分资产的用途将结合北京北部地区的商业物业需求和公司发展战略及亚运村部分物业的升级改造最终确定,公司目前也在着手开展将其改造为文创、教育、培训综合体或作为写字楼出租经营的相关研究。
资料显示,北辰购物中心亚运村店诞生于1990年,曾在行业内创造过多项第一,但自2013年起,北辰购物中心亚运村店对母公司的利润贡献逐年下降,甚至出现亏损,经营业绩下滑的趋势未能从根本上得以遏制。
实际上,北辰购物中心的闭店绝非个例,这已成为百货行业的普遍现象。
“其实以北辰购物、蓝岛大厦、贵友大厦这一批北京传统百货店都在走下坡路,百货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消费需求,即便是购物中心里的百货业态也依然业绩很差,基本都靠餐饮、亲子、娱乐等业态支撑,为了扭转不利的局面,王府井百货、翠微百货也在大幅增加餐饮、娱乐等体验式消费业态,来提升客流。”有业内人士表示。
近年来,受电子商务冲击等多重影响下,传统零售业纷纷采取“渠道下沉”战略,多数以关店形式止损。2015年,万达百货一半门店处于亏损状态,进行大规模闭店、调整后,引发实体百货业的一阵恐慌。
近几年,无论国内国外,实体店关闭似乎成为一种“风潮”。沃尔玛两个月累积关店11家,百佳超市累计关店7家,华润万家累计关店68家。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多家大型知名百货商店相继爆出关闭门店的消息,传统百货商店正陷入“关门潮”,这也让实体百货人人自危。
不只是国内,国外同样面临着同样的窘境,美国梅西百货业也难逃厄运。近日据外媒报道,梅西百货计划裁员5000人,并宣布了全新的七家关店的名单,以转型应对这个百货业低迷的时代。此举是2016年8月梅西宣布关闭100家门店计划的一部分。目前,该公司目前已经公布了100个门店中的81个。
有分析机构数据显示,到2017年为止,全美已有6985家零售业店面关闭。调查结果显示,这一数字比一年前增长了200%以上。
与此同时,上世纪末中国百货、超市等实体零售业的快速扩张,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一些地区实体店重复建设,同一个品牌,在商业街上存在不止一家,高度同质化,令店铺缺乏竞争力。同时,商业设施过剩严重,且服务业态单一。
不得不说,这也为当下实体百货的困境埋下了祸根。
当下,PC端到智能手机的大踏步发展;移动支付从出现,到被大多人所接受,逐渐成为消费生活中较为主流的支付方式。实体百货专柜逐渐成为网店的试衣间,而唱衰实业百货的声音一直存在。
实体百货不景气直接原因是顾客的减少,进店顾客越来越少店铺销量自然下滑,而越来越多的顾客被吸引到线上电商。实体店铺不能留住老顾客,又越缺少获取新顾客的方式,实体店铺很难与电商竞争。
百货商场日渐式微,仅仅是因为互联网的发展?很多人将原因归结于此,然而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传统百货在前进道路上还是走得太慢了。
传统百货的成本高居不下,需要人员、租金、渠道等支撑,面对互联网的冲击,不得不以打折等方式招揽顾客,然而一味地让利,势必造成亏损。
此外,从更深层次的原因来探讨,实体百货之所以走入当前的困局,根本原因是实体零售一直以商品为中心。店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售出商品,而忽视了产品销售后的服务等,很难让顾客多次进店消费。良性的实体零售需要以消费者为核心,注重消费者需求才能积累忠实顾客,在线上线下融合大潮中迎来转机。
随着消费升级和目标消费人群的变化,实体零售继续循规蹈矩是行不通的。实体百货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自去年以来,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线上线下融合发力趋势愈加明显,各种网购节,实体百货纷纷加入,开展各种促销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互联网带来了一场商业革命,如今消费者可以零时差、零距离、零渠道地在网络上买到商品,他们不再依赖传统百货店,这让传统百货店处在一个被淘汰的边缘,“不转型就只能死掉。”现在的商场应该是一个生活中心,消费者一个可以体验、聚会、娱乐的地方,而不是一个仅仅可以买东西的地方,“要做电商无法做到的高级服务,要深度挖掘体验以及延伸线上明星产品的价值。”
不可否认的是,2017年作为新零售的元年,线上电商也开始布局线下市场。未来零售行业的大趋势是线上线下融合,而实体零售业将会迎来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