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担心收入和盈利增速放缓之下,周四股价大跌8.05%的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3998.HK)盘后继续交付了高双位数增长,并刺激周五股价逆势大涨逾半成,市值亦重上400亿港元关口。
截止9月底的上半财年,总部位于江苏常熟的羽绒服巨头收入录得28.8%的增幅至44.363亿港元,期内溢利增幅36.4%至3.427亿元。公司维持高派息率,中期派息提高50%至3.0港仙,派息率85.2%。
集团主席、首席执行官高德康在评论业绩时称,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及中贸贸易摩擦影响下,企业发展面临挑战。今年是集团实施战略变革第二年,在“聚焦主航道、聚焦主品牌”的方向下,坚持品牌引领的发展模式,更关注品牌、产品、渠道、供应链的深度协同、系统发力,坚定品牌自信同时,聚焦价值成长。
报告期内,核心羽绒服业务收入增长42.9%至25.330亿元,占比57.1%,按年提升560个基点。其中波司登品牌羽绒服收入收入大涨46.2%至22.767亿元,占羽绒服业务收入再提升200个基点至89.9%。
波司登称,过去六个月,集团坚持“全球热销的羽绒服专家”的竞争战略,持续提升并强化消费者的专家认知,从消费者需求出发,通过各项举措匹配主流消费人群生活场景及行为方式,进一步改善消费者对波司登的认知现状。
通过不断推高的品牌势能和品牌力量,回归主流商圈、优化渠道结构、改良店面形象、调整陈列布置,为本财年的旺季销售打下坚实基础。截止9月底,集团羽绒服业务零售网点净增加533家至5,161家,其中自营网点净增加294家至1,922家,第三方经销商网点净增加增加239家至3,239家。
按品牌,波司登品牌零售网点净增加429家至3,872家。期内零售网点中25.5%位于一、二线城市,较上财年末提升120个基点。
在业绩公布前,波司登在上海举行与知名设计师Jean Paul Gaultier的联名系列发布,而上月底,该品牌在上海发布了品牌迄今为止最高端的“登峰系列”,七款价格从5,800元至11,800元的“登峰系列”亦被认为是波司登持续高端化的最新举措。在聚焦羽绒产品的策略转型下,司登品牌羽绒服1,800元以上价位产品上财年占比由4.8%提升至24.1%,增长约四倍。
波司登首席财务官朱高峰及波司登执行总裁梅冬上月底接受本土零售观察和无时尚中文网采访时表示,在品牌高端化之下,该公司的提价策略在上半财年继续执行,反映中国内地高端消费市场需求旺盛。
他同时指出,今年“双11”天猫渠道1,800以上产品销售占比大幅提高至逾四成。针对此前“登峰系列”在天猫渠道的销情不理想,朱高峰在周五的业绩会上表示,该系列的售罄率实际并不比品牌整体售罄率低,但由于在线渠道没有任何折扣,而功能性高价产品更注重体验,因此线下销售比例更高。
至于最新与设计师Jean Paul Gaultier的合作系列,朱高峰称,波司登未来整合全球设计师、优质羽绒原材料的战略不变,而与知名设计师的合作将持续推进。上半年,集团羽绒服业务在线收入大涨91.1%至2.630亿元,占羽绒业务比例10.4%,同比提高约260个基点,刺激集团整体在线业务收入按年增70.9%至3.047亿元。
尽管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整体制造业,但波司登OEM业务上半财年收入仍录得21.9%的增幅至13.488亿元。朱高峰指,主要为集团核心客户仍持续落定,相信长久合作的基础要好于寻找新合作伙伴带来的不确定性,而报告期内,集团亦积极拓展东南亚工厂合作布局,为未来贴牌加工管理业务扩展提前布局,相信明年仍可维持超过20%的增长。
贴牌业务占波司登中期收入30.4%,其中来自核心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87.8%。女装业务期内进一步萎缩,按年下滑6.1%至5.059亿元,门店数净减少13家至515家。上半年,波司登毛利录得19.296亿元,按年增32.6%,毛利率提高120个基点至43.5%。
其中品牌羽绒服业务毛利率大涨230个基点至52.9%,主要受益期内,尤其是波司登品牌的重塑和升级,通过品牌升级、产品创新,对推向市场的高品质产品提升了平均价格;
贴牌业务则受人工成本压力及部分订单转移至越南工厂影响,大跌340个基点;女装业务毛利率受益减税降费政策,同比改善70个基点至76.8%。
中期营业利润率按年提高50个基点至10.8%,营业利润大涨34.6%至4.777亿元。
在强劲的中期业绩刺激下,波司登股价周五逆势大涨5.65%收报3.74港元,市值重上400亿港元报404.65亿港元。截止周五收盘,波司登股价今年录得158.32%的涨幅,为港股表现次好的内资零售股,仅次于涨幅200.91%的李宁。江苏公司目前的市值,同样仅次于李宁和安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