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大润发mini店:小润发RT-mini,全国首店在江苏南通正式开业。首日开业,因为现场火爆,为了顾客安全,门店限流19次。
7月6日,盒马mini首度进京,两店同开(黄寺店、和平里店)。据悉,到2020年底,盒马将在全国范围内至少开出100家mini店。
比盒马、大润发更早布局mini店的永辉,只在2019年就开出500多家mini门店。就连喜茶都开出了“喜小茶”……社区商业网认为,一场围绕社区零售的mini店潮流,正在引发一场集体“瘦身”的竞走比赛。
No.1
盘点mini店
盒马、永辉、大润发
mini店不只是大店的“浓缩”版,不管是盒马、永辉,还是大润发,mini店都提了选址、选品上的新要求。
?盒马mini。在选址上,硬性的核心条件就是一层、临街,方便触碰到社区消费者。在选品上,盒马mini的熟食占比远高于盒马鲜生,而大海鲜有所缩减,只保留了部分平价海鲜,每斤售价普遍不超过40元。开店面积缩减至800平方米左右,符合社区居民“买菜回家”的场景。
?永辉mini。门店面积在400平方米左右,生鲜经营面积超过60%,辐射周边500米生活圈,围绕消费者一日三餐做文章的社区生鲜店,其中有90%以上的选品都是围绕餐厨日用来布局。
?小润发RT-mini。门店面积为500-1000平方米,紧密围绕社区选址,500米半径内居民3000户以上,选品以生鲜为重点,占比60%,满足社区居民一日三餐的需求,但不做活海鲜。
除了永辉、盒马等零售企业,盯上小业态的还有步步高开设的“汇米生鲜”、华润万家开设的“乐购Express”、家乐福开设的“Easy家乐福”,京东的“7FRESH”,甚至多年致力于家电行业的国美,也开始切入mini小店这一高频品类领域,于今日在北京通州开出首家社区超市——美+生鲜生活超市。
No.2
mini店的优势
成本低、坪效高、易选址、快复制
mini店这种形态,在阿里巴巴盒马事业群总裁侯毅看来,区别于一般的社区小店,他认为:mini店不是小型的社区店,不是一家传统超市的浓缩版,数字化、产品力才是其内核,这是mini店的核心优势。
从目前盒马mini运营的成果来看,在3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内,盒马mini的线上订单都在50%以上,每家店的订单基本都在2000单的水平。对于盒马mini来说,小店从来不是生鲜超市的拼装或者社区超市的放大,而是线上线下结合的新零售业态。
抛开新零售的抽象理念不谈,相比于大店和大卖场来说,小店的优势仍然是非常明显的。至少有四个优势是零售品牌选择mini店的主要考虑:
?成本低。以永辉mini为例,门店面积较小,生鲜产品大部分均进行预包装处理,减少拣货损耗,以及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也节省了拣货及称重时间,天然适合到家渠道。而mini店生鲜产品几乎全部为散装产品,到家业务配送效率的提升、运营压力的减轻等效果都十分突出,实现了开店和运营等综合成本的降低。
?坪效高。侯毅曾就对外宣布盒马mini的成果,“开业三个月坪效就能超过盒马大店、物流配送成本更低、线上订单超过50%,而且投资成本只是大店的十分之一,很快就可以盈利”。坪效和成本、客单有关,也影响着盈利的成果。
?易选址。mini店让零售从商圈时代转向了社区时代。相比于置身繁华商圈以及大型商场的大店和卖场,小店以轻便的形态渗透了城市社区的各个关键角落,形成市场下沉的有效网络,服务社区居民,培育社群势力。因此在选址上,注重社区的辐射,对物业的选择更丰富也更容易。
?快复制。标准化成本控制,供应链体系,门店运营管理,选址要求,选品以及社区客群运营,决定了mini店更方便快速复制。这也是为什么所有品牌都在加速扩张的原因。
No.3
零售集体“瘦身”的真相
后疫时期的消费变化
mini店的崛起,以及零售集体“瘦身”的开店热潮,恰恰说明了之前大店模式的发展已经遭遇瓶颈期。在大店选址难、覆盖范围受限的情况之下,社区店成为巨头争先布局的目标。
尤其是疫情发生之后,离消费者更近、复购率更高以及结合线上线下的社区mini店,成为零售业品牌的香饽饽。
大店的瓶颈期所暴露的,其实是消费场景的转移。疫情让实体零售,从原来的商圈时代转向了如今的社区时代。就像盒马事业群总裁侯毅所说,这一专向并不是简单的选址迁移,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也不是大小的变化,或者货品的变化,实质是一种小业态的新零售网络,正在全国所有城市的各大社区进行着紧锣密鼓的布局。
据悉,盒马、永辉的mini店都推出了配送到家服务,通过线上线下的新零售网络,零售与社区形成了便利刚需的消费纽带,再加上高性价比、食品安全可信、高频率复购等特点,可以毫不夸张的说,mini小店有可能在未来几年重构城市社区经济的版图。
零售集体“瘦身”的背后,是抢占社区接口的商业战火。
No.4
重塑新零售场景
欢迎来到社区商业时代
盒马已经成立了3R事业部,3R=Ready to cook, Ready to heat, Ready to eat(即煮、即热、即食),目的正是为了做好差异化商品,跟传统大卖场进一步拉开差距。
侯毅也曾对外表示,未来盒马有50%的商品是独家开发的,是外面买不到的。在这背后,需要做的是建设各种各样的蔬菜基地、水果基地、肉禽蛋的战略合作基地。
永辉一直在探索“店仓一体化”和“大店带小店”的模式。永辉超市负责人曾对外宣称:“经此一疫,社区生鲜业态和线上到家业务,再次验证了其符合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及市场消费分级趋势,永辉超市也将持续推进两者的发展。”今年要打造“手机里的永辉”,多业态融合发展到家业务。
社区商业时代的小店经济,对商圈中的选址、选品以及运营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零售的场景,在疫情的“催生”之下已被重塑,区别于之前线上还是线下的争议,现在是数字一体化。
实体的布局需要线上的配合,线上的订单需要实体的服务,而在线上线下之间,还有供应链和配送服务。无论如何,如何在mini店扩张中,做好选址标准、选品控制以及运营管理,将决定门店的坪效和盈利效果。